2008年1月2日 星期三

增強免疫功能防癌症

前幾天有人問我可不可以加強自己的免疫力來克服癌症?

哇, 這個問題可是需要一個長篇大論的文章來回答的.

先說答案, 就是坊間流傳"吃XX增強免疫力來抗癌", 大概都是唬爛的

首先, 癌症到底是什麼?

Wiki上給了這樣的描述 (http://en.wikipedia.org/wiki/Cancer).

癌症是一種病, 當細胞變得更具有攻擊性 (不受限的生長與擴張), 侵犯性(破壞週遭的組織), 甚至會轉移到其他的位置繼續生長.

美國國家癌症機構也下了類似的定義 (http://www.cancer.gov/cancertopics/what-is-cancer).

其實, 癌症很像的誤入歧途的人, 對其他的個體不友善, 甚至會產生嚴重的為害.

而癌症的產生也是如此經由一連串的突變, 使得基因的功能不再遵循最初設計的目的,

一切只為了個體的生存, 不再與其他的細胞一起維持組織或器官正常的功能.

而不擇手段的生存, 引發無可挽救的危害.

但是, 所有的癌細胞都是起源於自己身體的一部份, 不論它是鱗片上皮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腺癌 (adenocarcinoma), 肉瘤 (sarcoma), 或是血液細胞的癌症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中間因為機能的退化或外界的刺激所引起.

退化是失去所謂修正錯誤的功能, 刺激可來自各種個樣的致癌因子 (carcinogens, 例如人類乳突狀病毒, 香煙等等).

有時甚至沒有外界的carcinogen也會引發癌症, 因為人的基因在操作過程中, 就是屬於一種"傾向發生錯誤"(error-prone)的方式, 會自主發生突變 (註1). 或著有些人天生就帶有易於引發癌症的基因訊息, 生下來就是會發生癌症.

當然, 癌症並不會因為一兩個基因問題就發生,

而是要累積了許多的變異, 經過層層的淘汰(一個異常的細胞想要在人體內生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如Cell 2000年Douglas Hanahan and Robert A. Weiberg發表的一篇著名的回顧性文章所談到癌症的發生, 變異的細胞需要發展出:

1. 自給自足的生長訊號: 細胞沒有刺激是不會有動作的.

2. 能夠忽略對於周邊環境給予的抑制: 跟小公寓住不了三個家庭四代同堂是一樣的意思.

3. 逃過細胞凋零的機制: 太囂張的傢伙必然會引起執法機關(免疫系統)或社會群體(來自週圍的生長抑制訊號)的注意.

4. 無限制的分裂: 所以腫瘤沒有治療會越長越大.

5. 引發血管生長來取得足夠的養分與氧氣: 沒得吃當然會餓死.

6. 侵犯周遭組織及後續的轉移: 黑社會都是要擴張勢力範圍的來度過各式各樣的關卡.

說了這麼多, 大家應該了解到:

1. 癌症都是由本身的細胞變異而成.

2. 所有的癌細胞其實都已經千錘百鍊, 度過各式各樣的考驗.

人的免疫系統通常對自體的細胞是不會有反應的, 要不然就會產生像紅斑性狼瘡這類麻煩的病. 而絕大部分的人免疫功能是正常的, 多一分則太過.

癌細胞不但是自體演化出來的, 不易被免疫系統辨認.

另外腫瘤若是能夠形成, 必然是通過了各式各樣免疫系統的測驗.

它可能長得很像正常的細胞, 釋放錯誤的訊息抑制免疫系統, 抑或就是長得快到你來不及殺, 不論甚麼方法.

總之就是搞到免疫系統沒轍, 腫瘤才會成長茁壯所以.

大家可以了解最初的問題的答案了吧...按照學理, 增強免疫功能來治療癌症是很困難的事情.

現在的問題就是坊間所謂"增強免疫功能"到底是在增強甚麼?

一般人的免疫系統大多是"正常的", 也就是足以負擔原本設計的功能: 殺死細菌病毒這些外來侵入者.

若是讓免疫系統"寧願錯殺一百, 不願漏殺一個", 那就變成紅斑性狼瘡的自體免疫疾病.

或是像20世紀初期的免疫療法利用病原引發類似敗血症這些強到足以致命的免疫反應, 結果有些病人也莫名其妙的活下來, 當然大部分是撐不過免疫反應痛苦的死去(可以上Wiki查查William Coley是和許人也).

若是號稱能增強細胞辨認"壞份子", 現在尖端的免疫療法就是如此利用分子生物科技訓練免疫細胞辨認腫瘤, 或是替免疫系統找出可以辨認的腫瘤標記, 以疫苗的方式來引發免疫反應達到殺死腫瘤的目的.

不過...人家美國人美國人每年花了天文數子般的研究經費目前還只有治老鼠很有效所以, 冤枉錢不要亂花, 不要以為幾千塊的健康食品就可以打敗尖端的實驗室.

就像從不研究股市的散戶想要打贏外資一樣...

註1: error-prone被認為是產生演化的原動力. 突變會產生新的基因型態, 若是能夠通過環境的考驗, 就能留存下來.

在醫學上最常被提到的例子是鐮型血球貧血. 鐮型血球貧血不論輕重都會對人有影響.

但是似乎鐮型血球貧血的紅血球不利於瘧原蟲寄生. 故非洲人中鐮型血球貧血的比例較高, 沒有被演化過程排除, 推測與非洲瘧疾盛行有一定的關聯.

沒有留言: